英语MTI复试查缺补漏 | 2024-2025中英热词全收录(含详细解释)

2025-03-27

复试在即,我们整理了2024-2025年度最新中英热词对照表,涵盖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网络流行语等多个领域,每条附详细解释,帮大家精准掌握概念背景,提升复试竞争力!


这些内容可能出现在视译和听译材料里,也有可能出现在问答题当中,如果还有哪些提法你还不了解,快快看看!


政治外交类

1、中国式现代化 Chinese modernization
解释:中国提出的特色现代化道路,强调共同富裕、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

2、新质生产力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解释:2024政府工作报告核心概念,指由科技创新驱动的高质量生产力,如AI、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催生的产业变革。

3、全球发展倡议 Global Development Initiative (GDI)
解释:中国提出的国际合作框架,聚焦减贫、抗疫、绿色发展等领域,推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

4、全球安全倡议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GSI)
解释:中国倡导的新型安全观,强调共同、综合、可持续的安全,反对单边主义和冷战思维。

5、全球文明倡议 Global Civilization Initiative (GCI)
解释:主张尊重文明多样性,反对文化霸权,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6、金砖国家扩员 BRICS expansion
解释:2024年新增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阿联酋,成员国增至10个,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7、全球南方 Global South
解释:指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群体,强调在国际事务中争取更大话语权。

8、多极世界 multipolar world
解释:国际格局从"单极霸权"向多个力量中心(如中、美、欧、俄、印等)转变的趋势。

9、去风险化 de-risking
解释:美欧对华政策新表述,表面降低供应链依赖,实为变相"脱钩断链"。

10、小院高墙 small yard with high fences
解释:美国对华科技封锁策略,在关键领域(如芯片、AI)设置严格出口管制。


经济贸易类

1、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new three(NEVs, lithium-ion batteries, photovoltaic products)
解释:中国出口新增长点,取代传统"老三样"(服装、家电、家具)。

2、消费降级 consumption downgrading
解释:经济压力下,消费者转向更低价、实用型商品,如拼多多、临期食品热销。

3、银发经济 silver economy
解释:面向老年人口的产业,如养老护理、健康管理、适老化产品等。

4、平台经济 platform economy
解释:以互联网平台(如电商、外卖、网约车)为核心的新经济模式。

5、数字贸易 digital trade
解释:基于数字技术的跨境交易,包括云计算、跨境电商、数字服务等。

6、跨境支付系统 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 (CIPS)
解释:中国建立的国际支付清算系统,减少对SWIFT依赖。

7、供应链韧性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解释:企业为应对地缘政治、疫情等风险,构建多元化、抗冲击的供应链。

8、隐形冠军企业 hidden champion enterprises
解释:在细分市场占据全球领先地位但知名度不高的中小企业(如德国、中国制造业)。

9、ESG投资 ESG investing
解释:关注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投资策略。

10、主权财富基金 sovereign wealth fund
解释:政府设立的投资基金,如中国中投、挪威养老金基金。


科技数码类

1、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erative AI
解释:能自主生成文本、图像、视频的AI(如ChatGPT、Sora)。

2、大语言模型 large language model (LLM)
解释:基于海量数据训练的AI模型(如GPT-4、文心一言)。

3、人工智能安全峰会 AI Safety Summit
解释:全球性会议(如英国2023峰会),讨论AI伦理、监管与风险防控。

4、量子计算 quantum computing
解释:利用量子力学原理的超高速计算技术,可能颠覆密码学、药物研发等领域。

5、6G技术 6G technology
解释:下一代通信技术,预计2030年商用,速度较5G提升100倍。

6、脑机接口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

解释:通过直接连接大脑与外部设备(如计算机或假肢),实现思维控制机器或接收感官反馈的技术。
应用:帮助瘫痪患者、游戏控制、军事领域。

7、元宇宙 metaverse

解释:一个由虚拟世界、增强现实和互联网构成的沉浸式共享空间,用户可通过化身(avatar)社交、工作、交易。
例子:Meta(Facebook)的虚拟现实平台。

8、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 (VR)

解释:通过头戴设备模拟完全数字化的环境,隔绝现实世界,提供沉浸式体验。
例子:VR游戏(如《半衰期:爱莉克斯》)。

9、增强现实 augmented reality (AR)

解释:将数字信息(图像、文字)叠加到现实世界,通过手机或眼镜(如微软HoloLens)实现。
例子:Pokémon GO游戏、宜家AR家具预览。

10、混合现实 mixed reality (MR)

解释:结合VR和AR,虚拟物体能与真实环境实时互动(如虚拟球在真实桌面上弹跳)。
例子:微软HoloLens 2。

11、数字孪生 digital twin

解释:物理实体(如工厂、飞机)的虚拟复制品,通过传感器数据实时模拟,用于优化和预测。
应用:工业制造、智慧城市。

12、区块链 blockchain

解释: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数据以加密区块链式存储,不可篡改。
应用:加密货币(比特币)、智能合约、NFT。

13、Web3.0

解释:下一代互联网愿景,基于区块链实现用户数据所有权、去中心化应用(DApps)和经济体系。
特点:对抗科技巨头的数据垄断。

14、碳中和 carbon neutrality

解释:通过减排、碳补偿(如植树)实现净零碳排放,平衡排放与吸收。
目标:全球多国承诺2050-2060年达成。

15、碳足迹 carbon footprint

解释:个人、组织或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总量(以CO₂当量计)。
例子:乘坐飞机的碳排放、牛肉生产的碳成本。


社会民生类

1、低空经济 low-altitude economy
解释:指无人机配送、空中出租车等利用低空空域的经济活动

2、新型城镇化 new urbanization

指以人为核心、注重质量提升的城镇化进程,强调城乡协调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环境保护和智能城市建设,而非单纯追求城市规模扩张。

3、韧性城市 resilient city

指能够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经济波动等冲击,并快速恢复的城市规划理念,强调基础设施冗余性、社会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适老化改造 aging-friendly adaptation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居住环境、公共设施和服务进行改造,例如加装电梯、防滑地面、无障碍通道等,以提升老年人生活便利性与安全性。

5、三孩政策 three-child policy

2021年中国推出的生育政策,允许一对夫妇生育三个子女,旨在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配套措施包括延长产假、税收优惠等。

6、双减政策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解释: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7、新市民 new urban residents

指农村户籍人口通过就业、求学等途径迁入城市后尚未完全融入的群体,或城市间流动人口,政策上关注其住房、社保、子女教育等需求。

8、数字鸿沟 digital divide

不同群体在获取和使用信息技术(如互联网、智能设备)时的差距,体现在年龄、地域、教育水平等方面,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加剧。

9、灵活就业 flexible employment

非传统雇佣模式的就业形式,如自由职业、零工经济、直播带货等,特点是工作时间与地点灵活,但可能缺乏稳定社保保障。

10、数字游民 digital nomad

依托互联网远程工作(如编程、设计、自媒体),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生活的人群,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地理自由,常见于年轻高技能劳动者。

11、孔乙己文学 Kong Yiji literature
解释:网络流行语,指受过高等教育却难以找到理想工作的年轻人的自嘲

12、特种兵式旅游 special forces-style tourism
解释:形容时间紧凑、高强度、低消费的旅行方式

13、脆皮年轻人 brittle youth
解释:调侃当代年轻人亚健康状态的网络热词


文化教育类

1、国潮 (China-chic)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时尚结合的潮流趋势,体现在服装、美妆、文创等领域,反映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如李宁、故宫文创等品牌案例。

2、文化数字化 (digitalization of culture)
通过数字技术(如3D扫描、VR、区块链)对文化资源进行保存与创新应用。例如故宫数字化工程、敦煌壁画数字复原,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

3、非物质文化遗产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活态文化实践,需通过传承人保护。中国现有43项列入名录,如昆曲、二十四节气、针灸等,强调技艺的口传心授特性。

4、研学旅行 (study travel)
教育部倡导的"教育+旅行"实践模式,要求小学到高中阶段开展,如曲阜儒家文化研学、航天基地科技研学等,注重体验式学习与课程衔接。

5、MOOC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2012年兴起的在线教育模式,特征为名校课程免费开放、弹性学习。中国"学堂在线"平台为例,但存在完课率低(平均约15%)的挑战。

6、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
重构教学流程的创新模式:学生课前观看视频自学,课堂时间用于研讨和实践。依赖微课资源(5-15分钟)和教师角色转变为指导者。

7、素质教育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对应应试教育,强调全面发展。中国政策演进包括: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22年新课标强化核心素养培养。

8、职业教育 (vocational education)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包含中职、高职、职业本科。2022年新《职业教育法》明确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推行"1+X"证书制度(学历证+技能等级证)。

9、产教融合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如德国双元制本土化实践。中国推行产业学院、企业导师制,教育部2021年公示了215个产教融合型企业。

10、终身学习 (lifelong learning)
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中国构建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大学等多层次体系,2023年在线终身学习平台注册用户超1.2亿。


卫生健康类

1、大健康产业 big health industry

涵盖与健康相关的全产业链,包括医疗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健康管理、养老医疗等服务,强调疾病预防与健康维护。

2、互联网医疗 internet healthcare

通过互联网技术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如在线问诊、电子处方、健康咨询等,提升医疗可及性(例如中国的"微医"平台)。

3、智慧医院 smart hospital

利用AI、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化诊疗流程的医疗机构,例如通过智能分诊系统或手术机器人提高效率。

4、疫苗外交 vaccine diplomacy

国家通过疫苗捐赠或出口扩大国际影响力,如中国通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COVAX)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

5、mRNA疫苗 mRNA vaccine

新型疫苗技术,通过携带病毒遗传指令激发免疫反应(如辉瑞/BioNTech和Moderna的新冠疫苗),具有快速研发优势。

6、长新冠 long COVID

新冠感染后持续数月以上的症状,包括疲劳、认知障碍等,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义为"新冠后症状"(post-COVID-19 condition)。

7、心理健康素养 mental health literacy

指个体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预防和管理能力,包括识别抑郁/焦虑症状及寻求帮助的知识。

8、数字疗法 digital therapeutics (DTx)

经临床验证的软件治疗方案,用于管理疾病(如Pear Therapeutics的APP治疗药物成瘾),部分国家需处方使用。

9、生物医药 biomedicine

应用生物学原理研发的医疗产品,包括基因疗法(如CAR-T细胞治疗)、单克隆抗体等生物制剂。

10、精准医疗 precision medicine

基于个体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定制化治疗,例如癌症的靶向药物(如针对EGFR突变的奥希替尼)。


环境能源类

1、碳达峰 carbon peak

2、碳汇 carbon sink

3、绿色金融 green finance

4、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

5、光伏发电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6、风电 wind power

7、氢能 hydrogen energy

8、能源转型 energy transition

9、新能源汽车 new energy vehicle (NEV)

10、动力电池 power battery


国际组织类

1、上海合作组织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SCO)

2、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IIB)

3、新开发银行 New Development Bank (NDB)

4、亚太经合组织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

5、二十国集团 Group of 20 (G20)

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7、世界贸易组织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8、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网络流行语

1、显眼包 attention grabber

解释:指刻意吸引注意的行为或人

2、电子榨菜 digital pickles
解释:指吃饭时观看的下饭视频,如同榨菜一样"下饭"

3、搭子 partner for specific activities
解释:指专门陪伴进行某项活动的关系,如"饭搭子"、"健身搭子"等

4、多巴胺穿搭 dopamine dressing

解释:通过鲜艳色彩搭配提升愉悦感的穿衣风格

5、情绪价值 emotional value

解释:关系中提供情感支持、愉悦感等无形价值的能力

6、精神内耗 mental internal friction

解释:过度自我纠结导致的心理能量消耗

7、小镇做题家 small-town swot
解释:出身小城镇,依赖刷题考入名校但综合能力不足的学生(
swot 英式俚语指"死磕学习的人")。

8、躺平 lie flat

解释:主动退出竞争,选择低欲望生活方式

9、内卷 involution

解释:非理性内部竞争导致效率停滞的社会现象

10、社恐 social phobia

解释:社交焦虑/恐惧的简称

11、社牛 social butterfly

解释:"社交牛人"简称,指极度外向善交际的人

12、PUA(精神控制) pick-up artist (psychological manipulation)

解释:原指搭讪技巧,现泛指向他人实施精神控制的手段。

13、种草 recommend products

解释:通过分享激发他人购买欲,像"种下欲望的草"

14、拔草 decide not to buy recommended products

解释:因失望或理性消费而放弃被推荐的商品("拔除欲望的草")。


掌握这些热词只是第一步,真正的翻译能力体现在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上。建议大家找出薄弱点进行深度拓展,关注相关新闻报道和官方文件中的使用场景。


考场锦囊:复试中遇到不熟悉的热词不要慌张,可以尝试用解释性翻译化解。考官更看重的是你的应变能力和翻译思维,而非单纯的词汇量。


祝各位同学复试顺利,如果有特别想了解的某个领域热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